- · 地方财政研究版面费是多[06/30]
- · 《地方财政研究》投稿方[06/30]
- · 《地方财政研究》期刊栏[06/30]
城投公司整合及其对信用质量影响研究(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以规范梳理城投公司为目标进行整合比较重要,也相对容易实现。以提高城投企业融资能力和转型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整合,目前仍是主流。 从操作层面
以规范梳理城投公司为目标进行整合比较重要,也相对容易实现。以提高城投企业融资能力和转型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整合,目前仍是主流。
从操作层面看,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些易对城投公司信用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做法,在做相关决策前有必要将其负面影响纳入考量因素。
(2)内部治理角度: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过弱,则公司整体的信用质量更多仅取决于母公司本级,而非合并口径。
本文源自联合资信
对一般企业而言,整合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占有率、增强竞争力,或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盈利能力等。常见的整合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向:一是横向/水平整合,即为了提高规模效应与市场占有率,整合与自己生产相同商品或提供相同服务的企业;二是垂直整合,即沿着原有业务的上下游开展整合,达到一体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或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三是混合/跨界整合,一般以经营多元化为目的,与企业原有业务没有直接关系。
不同路径下的城投公司整合,常见的可实现的效果如下表所示。无论采用何种路径,法律层面的整合完成后,业务及管理上的实质整合和不断优化均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建议在制定整合方案的同时制定公司整合后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找准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提高市场竞争力。
(1)强强结合。由于主要被整合的城投公司综合实力相当,整合推出一家规模更大的城投公司后,地方政府对其的支持更为集中,整合后的城投公司信用水平有望在地方政府信用水平限度内得到提升。若整合之后,公司后续开发的市场化业务的竞争力很强,则有可能不再依赖地方政府的支持,脱离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限制,达到更高的信用水平。
总之,城投公司的整合应有合理的目标,应以转型发展为根本方向,应采用符合市场规律的方法来进行整合。以优化报表、迎合个别监管指标的方式进行整合,可能得不偿失,实际意义不大。
从企业层面看,目前在资本市场开展融资的城投公司大都在寻求转型发展,虽然为了借新还旧、保证已开工民生项目继续建设等原因仍在积极开展融资,但同时也在开拓融资职能之外的业务。例如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经验将业务延伸至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生产或贸易,结合当地农业或旅游资源开发相关市场化经营项目,结合园区入驻企业的制造和办公需求投资建设物业并经营,对符合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的入驻企业提供战略性投资等。企业间的整合对融资和转型发展均有益处。从融资需求看,扩大规模在一般情况下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虽然市场对此的认识已经有所变化),而整合是快速扩大规模的方式之一。此外,企业整合后,一些对外担保可以转变为对内担保,有利于降低担保比率,优化风险指标表现。从转型发展来看,整合已开展相关业务或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是开发新业务的途径之一,因此城投公司在进行整合时,可以不限于与其他城投公司整合,当地的水务、燃气等民生类国有企业、优质民营企业均可以是整合对象。从实践看,为了发挥国有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提高与资本市场的连接程度等目标或目的,许多城投公司也积极与上市企业商谈收购事宜。
城投公司整合完成后,也可能给原有城投公司带来一些难以化解的负外部性影响。例如将数家城投公司纳入同一合并范围后,银行对合并范围内各公司采用同一集团综合授信,导致各公司获得的授信合计额减少,部分不良记录将继续。
2014年,《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和《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财预〔2014〕351号)先后颁布,财政部对2014年底地方政府存量债务进行了甄别、清理,并以政府债务置换的方式对城投公司债务与地方政府性债务逐步分离。其后,中央多次强调坚决剥离投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2015年新修订的《预算法》生效后,地方政府可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理想状态下,城投公司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鉴于多方面的原因,在部分城投公司退出资本市场的同时,仍不断有新成立的城投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初亮相。这些初亮相的城投公司较多情况下是城投公司整合的产物。本文将探讨城投公司整合及其对信用质量的影响。
(3)转型发展。引入非城投类业务后,公司资产和业务规模可能大幅增加,但城投类业务占比下降,导致与政府关联度下降,需要具体分析对其信用水平带来的影响。
文章来源:《地方财政研究》 网址: http://www.dfczyjzz.cn/zonghexinwen/2022/060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