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方财政研究版面费是多[06/30]
- · 《地方财政研究》投稿方[06/30]
- · 《地方财政研究》期刊栏[06/30]
卖地收入滑坡 地方财政谁来补缺(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希望能好转,现在税收增幅比较快,但是与收支缺口相比仍然差距较大,而且税收中有很多共享税,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只能分到一部分收入。 他预计,
“希望能好转,现在税收增幅比较快,但是与收支缺口相比仍然差距较大,而且税收中有很多共享税,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只能分到一部分收入。
他预计,今年县里其他几个产业的收支应该会变好,毕竟在去年大宗商品涨幅明显的情况下都存活了下来”,但同时,他也感叹,“现在的财政太难干了,不仅面临收支缺口,还要应付各种检查和审计。花费的时间比做业务都长”。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该方面压力是很大的。房企拿地意愿不强,央企和国企是否能持续拿地也面临不确定性。所以土地出让收入大概率会下降。要实现对冲,关键还是要确保房地产销售市场的回暖,因为销售数据回暖的力度不够,客观上会对房企拿地带来冲击和压力。类似年终数据表现不好,其实和去年下半年房地产较为萧条的态势有关,这在客观上也凸显了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压力,且有恶性循环的迹象,这些方面确实需要注意防范风险。
张恒担心的是,收入增长缓慢,支出降不下来,特别是土地收入下降明显会带来很多地方的财政难以为继。“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都要涨工资,社保也要涨。如果土地出让收入再受挤压的话,面临的缺口会更大。”
“再像去年下半年那样,一些城市的财政可能会面临“揭不开锅”的状况。这也意味着,一些地方的财政将重整,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土地收入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非常重要,现在不少地方的税收和非税加起来只能保证基本运转,甚至有些地方连保运转都很困难。所有做事情的钱都需要指望土地出让金,有些困难的县区发工资都要依靠一部分土地出让金。”张恒说。
办法
在过去的2021年,不少地方的土地收入遭遇到了一些问题,为了增加收入,不影响支出,地方政府寻找了各种办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拍地成为了办法之一。
记者在2021年的三次集中土拍中发现,第三批次中城投公司拿地占比更高。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不久前深圳、无锡、广州、南京、苏州5个城市当地城投公司在第三轮土拍中占据了重要主力。
2021年12月21日,成都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成都天府旅游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1.89亿元的价格摘得成都大邑县总出让面积为94.3亩的土地,土地性质为住兼商用地;2021年11月24日至26日的苏州市第三批集中供地中,苏州市相城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相城城投”)、苏州苏高新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吴江滨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城投公司均摘得一定的土地使用权。
严跃进告诉记者,从去年房企的拿地名单看,各地城投类企业拿地数量确实比较多,多少带有托市的意图。企业拿地的方式确实使得一些地块实现成交,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一些城投开发能力欠佳,后续也要防范城投系统中出现一些风险,类似土地开发不及时或城投企业债务压力增大的风险。
张恒认为,融资平台排地只能是暂时的办法,或者被称作“救急”的办法,不能长期使用。他告诉记者,比如拍一块地价格1亿元,融资平台给了地方政府1亿元,但是它自身也增加了1亿元的债务。
无论是张恒或上述东部的财政人士,都没有否认去年利用融资平台拍地的方式增加了不少财政收入。上述东部的财政人士还告诉记者,利用融资平台拍地,除了增加收入之外,还需要做大分母,降低债务率,这也是化债的需求。
求解
“土地财政”的存在,归根到底是财政收支矛盾,为了消除财政收支的差额,缺额部分的收入只能从土地上来寻找。
张恒提到了一个问题,即大多数部门都没有充分重视土地收入及其资金来源,只是要求预算到位。现在的情况也仅仅是地方领导和财政部门领导比较关注这笔帐。“但土地收入真的很重要,现在一般预算不够,都从土地收入为主的基金预算调入,若是土地收入没了,从哪调钱?”张恒说。
张恒认为关于土地收入与要分两面来看,一方面在支出降不下来的情况下,不能断了地方财政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又要抑制房地产行业的爆发式发展,寻找到平衡点。
他提出,解决土地财政的问题还是需要靠改革来推动。“现在经济压力比较大,只能改革存量,比如改变收入分成机制,改变税收的分成比例。”“其实,将我们每年上缴上级财政的收入和上级对我们的转移支付额度做对比,相差无几,可能我们的收入会略有盈余。但是很多转移支付都是定向的,所以可能会变成支出上的结构性问题。”
文章来源:《地方财政研究》 网址: http://www.dfczyjzz.cn/zonghexinwen/2022/0220/662.html
上一篇:明代财政史研究屡有创获
下一篇:财政部回应是否拿中央债务置换地方债务:要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