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方财政研究版面费是多[06/30]
- · 《地方财政研究》投稿方[06/30]
- · 《地方财政研究》期刊栏[06/30]
地卖不掉了?多城第二轮集中供地流拍,地方财(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集中供地却遭遇流拍,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这显然不是令人满意的结果。 那么,造成重点城市大面积土地流拍的原因是什么?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
集中供地却遭遇流拍,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这显然不是令人满意的结果。
那么,造成重点城市大面积土地流拍的原因是什么?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指出,类似杭州的流拍,从直接原因看,和竞品质的约束有关。竞品质涉及的工作量更大,即房企需要在品质优化方面不断做方案,加大了房企拿地和开发的成本。同时一些竞品质的项目约束比较大,包括现房销售等,这也会使部分房企进行回避。所以此类竞品质地块后续如何更好地推向市场,真正吻合房企拿地的意愿,也是非常关键的。
“实际上房企出现这样的现象,应是值得当前重点关注的风险点。” 严跃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近期关于房企债务和经营压力大的案例不断增多,各类担忧确实增加。而从房企投资端的动作看,拿地工作压力很大,或者说企业资金面状况恶化下拿地积极性减弱。所以需要不断关注房企拿地的意愿,否则房企拿地节奏放缓,对于各地土地供应目标的完成是一个较大挑战。同时,类似拿地意愿减弱的情况,也说明各地管控中需要积极倾听房企的心声,主动为房企减负,真正让房企参与到土地供应和交易的市场中。
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则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今年以来全国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也对市场进行了相应的政策调控,还约谈了一些地方官员。从9月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来看,房价涨幅确实呈回落的趋势,再加上经济仍然处于逐步回落态势,势必会对土地市场产生影响。
温来成称,再加上前些年房企盲目、激进扩张,许多企业产生了高负债问题,更有恒大、华夏幸福(4.010, 0.00, 0.00%)等出现明显经营困难的房企。在“三道红线”、融资政策收紧防止房企无序扩张的压力之下,不少开发商的资金链很受影响,即使想拿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使不少地方政府在招拍挂过程中,频频出现流拍现象。
“其实还是因为房企拿地面临很多压力,一个是资金的压力,这是当前房企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另一个是拿地本身的压力,一些地块的要求较高。”严跃进直言,恒大事件本身对于别的房企直接影响小,但是反映了共性问题,即类似恒大这种大房企都有这样大的压力,那么别的房企压力估计也不小。
在严跃进看来,当前土地市场需要关注过冷或流拍等问题,充分说明了市场的新动态和新情况,总体上说,当前一些大城市或热点城市也出现了降温,这都是需要注意的风险。后续预计土地供地和土地交易方面的政策或有调整的可能,值得观察和期待。
那么,对于购房者而言,土地流拍释放出哪些信号?
严跃进分析称,从消费者和购房者的角度看,近期会关注房价的下跌情况和银行信贷等,流拍等关注会比较少。但是反过来看,流拍事件多了,或会有楼市不景气的预期和判断,这会使盲目看涨的心态减少,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内容。

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吗?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不少舆论担忧,开发商不积极,最直接的效应是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锐减。
“从地方财政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的相对萎缩,特别是土地价格的下降,对于地方财政会有相应的影响。” 温来成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这在以前直接表现为来自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下降,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地方政府发行的专项债券,实际上大多数是以土地收入为偿还来源,特别是对于快要到期的债券,如果土地价格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这些债券的还本付息。”
“连锁反应是明显的,流拍就说明供地没完成,自然会对地方政府有压力。而且流拍也影响了项目的供应,影响房屋工程等投资。”严跃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不过“流拍”还不至于会成为常态,土地市场本身有博弈概念,类似流拍也会倒逼地方政府修正土地供地规则。当前估计各类新政策也在路上。从交易角度看,流拍显然影响了正常的供地节奏等,所以不是好事。当然,流拍也说明市场降温,这意味着政策会有缓和的可能。
文章来源:《地方财政研究》 网址: http://www.dfczyjzz.cn/zonghexinwen/2021/1202/619.html
上一篇:冯俏彬:完善财政支持“双碳”机制
下一篇:明代财政史研究屡有创获